看似有条理,实则南辕北辙。因为战略的关键不是目标拆解,而是路径拆解。如果没有路径,目标就只是数字游戏。
那么,战略解码必须拆解哪几条路径?答案是三条:增长路径、效率路径、创新路径。因为这三条路径,正好对应了企业经营的三个终极命题:活下去、活得好、活得久。
01 | 增长路径:解决“怎么做大”增长是企业的第一命题。没有增长,就没有市场地位,也没有战略基础。但是增长也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,而是有顺序、有聚焦的扩圈。
怎么拆解?
人群扩展:先抓核心人群,再逐步扩展外围用户。
区域扩展:先重点城市突破,再向全国复制。
品类扩展:从单一爆款,逐步扩展相关品类。
关键问题:我下一步的扩圈突破口在哪里?是人群、区域还是品类?
比如,拼多多最初锁定下沉市场,用拼团扩圈;后来反攻一二线,完成用户全覆盖。这就是清晰的增长路径拆解。
所以,增长路径的本质,是先立足一点,然后层层扩圈。
02 | 效率路径:解决“怎么跑赢”光有增长还不够,如果效率跟不上,规模越大,亏得越快。效率决定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跑赢。而且效率不是单纯压缩成本,而是价值链整体优化。
怎么拆解?
成本效率:降低采购、供应链成本。
组织效率:提升人均产出、简化流程。
资本效率:优化现金流和资产周转。
关键问题:效率提升的真正杠杆在哪里?是成本、组织,还是资金周转?
比如:Costco的竞争力来自极致效率:会员制锁定现金流,库存周转率极低,采购成本最低。这就是典型的效率路径。
所以,效率路径的本质,是用更少的资源,支撑更大的规模。
03 | 创新路径:解决“怎么活久”再强的第一曲线,也有天花板。要想基业长青,必须孵化第二曲线。但是第二曲线不是凭空起跳,而是第一曲线做到一定规模和份额后,才有余力和空间去孵化。
怎么拆解?
第一曲线打稳:现金牛要足够强,否则创新没粮草。
种子业务试点:小规模快速试错,验证假设。
新曲线成型:找到市场匹配后,加大投入。
关键问题:我是否已经在第一曲线上建立了足够的优势?哪条创新路径能成为未来的接力棒?
比如:阿里巴巴最初靠电商起家,但很早就布局支付和云计算。今天,阿里云就是新的增长曲线。
所以,创新路径的本质,是在第一曲线足够强时,提前播种第二曲线。
但问题是,很多企业还没把第一曲线跑通,就急着去搞第二曲线。结果是:主业没立住,新业务也跑不动,最后两条曲线一起掉进坑里。真正的战略逻辑是:第二曲线必须建立在第一曲线的基础之上。第一曲线是底盘,第二曲线是未来。
04|从企业发展规律看,所有行业都逃不出这三条路径制造业:
增长靠扩产能和市场份额;
效率靠降本提质(良率、自动化);
创新靠新材料、新工艺、新应用。
互联网:
增长靠用户数和活跃度;
效率靠算法和流量分配效率;
创新靠新场景(电商→支付→云计算)。
消费品:
增长靠渠道扩展和新品类;
效率靠供应链和物流体系;
创新靠新品牌、新需求、新模式。
无论哪个行业,战略解码最后都会落到这三条路径。
为什么必须是这三条?
因为它们分别回答了企业的三大终极命题:
增长路径:当下怎么活下去?
效率路径:中期怎么活得好?
创新路径:未来怎么活得久?
这三条路径不是选修,而是必修;不是可以替代,而是缺一不可。企业只盯增长,容易虚胖;只盯效率,容易失去未来;只盯创新,容易空中楼阁。
真正的战略逻辑,是把增长做大盘,把效率打底盘,把创新当远方。路走通,战略才算落地;三条路径走顺,企业才能穿越周期。
很喜欢的话,请作者喝杯咖啡,她就更开心啦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